top of page

對孩子最美的愛 – 懂得愛自己

  • Writer: Grace Peng
    Grace Peng
  • Dec 22, 2018
  • 5 min read

這是網站內第一篇跟親子議題有關的文章

會寫這篇文章源自於先前在個人臉書發表了一些對於親子議題的看法

有朋友建議我可以投稿

於是我將先前的文章整理成比較正式的版本給大家參考

其實親子議題很多可以討論的

也沒有真正的對與錯

只有適合或不適合

每個人的生活態樣不同

追求適合自己的最重要了

希望每個女孩成為媽媽之後都能夠繼續幸福生活著

---------------------------------以下全文---------------------------------

一定要餵母乳才是愛嗎?

隨著網路資訊發達,越來越多醫師會在網路分享衛教資訊,近年也很提倡母乳哺育,母乳對寶寶有很多益處,所以現實可行的話都會建議媽媽餵母乳。母乳媽媽很偉大,但同時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像是寶寶離乳問題、乳頭混淆、或是返回職場後是否要繼續哺餵母乳等等,很多推崇母乳哺育的資訊,傳達出哺餵母乳、親餵、母嬰同室才是愛寶寶的表現,讓有些產後媽媽因為自身奶量不足、對寶寶感到陌生等情況,再搭配身邊的人關注寶寶忽略媽媽、或者一些較偏激的衛教資訊而產後憂鬱。

一定要餵母乳才是愛寶寶的表現嗎?以我自身經驗來說好了,雖然只是一個個案,但相信很多媽媽也能找到共鳴。

結婚後我跟先生兩人本來打算先享受婚姻生活一、兩年再生小孩,沒想到婚後搬新家寶寶馬上就來報到,當時我邊工作邊在職進修,寶寶37週多就來報到,剖腹的關係身上掛著點滴跟術後麻醉,加上生產後護理師鼓勵可以開始擠奶哺餵寶寶,在醫院的那幾天幾乎都沒什麼睡。生產當週某堂課需要交一份作業,本來想要在醫院抓空檔寫作業,先生不忍心我太辛苦,於是替我完成了那份作業。老實說,我本身是一個抗拒親餵的媽媽,甚至每天都想要退奶回復原本我認為的正常生活,也許哺乳是很多媽媽所謂產後的正常生活,但對我而言有太多事情必須完成,所以選擇全瓶餵,產後因為擠奶的關係身體狀況很不好,所以只撐了三個月就退奶。而在這個決定之後,逢人就必須解釋為什麼不親餵?為什麼不餵母奶要餵配方奶?可是我的寶寶長得非常的好,沒有因為喝配方奶就不健康,還是有很多人跟我表示要餵母奶才會更健康。

送托是不是不夠愛?

家附近有一間運動教室很貼心,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上課,上課的時間教室有專門的陪玩姊姊照顧孩子,讓媽媽們可以安心運動。琢磨了很久決定也帶著我的寶寶跨出這一步,那一天,我揹著五個月大的寶寶踏進教室,有一個大約與我媽媽差不多年紀的阿姨很好心想過來幫我。

她一邊逗著寶寶一邊問我:「爸爸沒辦法幫顧嗎?」

我回答她:「爸爸今天剛好在忙不方便。」

她接著問:「妳自己顧他嗎?」

我回答:「他白天上學,去托嬰中心。」

接著我看見她露出憐憫的表情看著我的寶寶對我說:「那麼小就上學喔……」

雖然老師上的很好,但我整堂課的心情都相當不好。

其實我一直很不能理解,為什麼當一個媽媽還必須符合社會的期待?是不是應該要告訴自己:「要好好帶孩子,最好是好到放棄自己人生,反正自己即將老去而孩子的人生才開始,所以應該要為了孩子犧牲一切。」我腦中反覆的思考著這些。

在我生活的環境裡,送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家附近的托嬰中心占我住的這個城市的1/3,身邊的同事絕大部分都是產假結束就返回職場,在我看來這個決定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不過對很多人而言不是這樣。

於是我思考,是因為我不夠愛寶寶?還是別人太愛寶寶?還是大家都把愛寶寶跟某些行為畫上等號?

媽媽要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人

對職業婦女而言,生小孩有時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有很多的職業婦女在產後無法順利返回職場,而我們的社會更有太多刻板印象認為女性生養小孩天經地義,產後離開職場顧孩子是很正確的決定,卻沒有想過孩子長大之後女性很可能會失去返回職場的能力,進而失去謀生能力。

在懷孕期間跟先生討論要何時送寶寶去托嬰,最後的結論是,一從月子中心回家就送去,比起不專業的自己,專業的保母服務可以讓寶寶從小就有固定作息,同時也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休息時間調適產前與產後的身心。

面對那些質疑我們滿月就送托或是不繼續餵母奶的聲音,我想說的是,父母身心一定要健康才能養出健康的孩子。孩子的爸爸其實是最關鍵的角色,而且兩個人一定要有充分共識養孩子真的會很辛苦,因為無論妳怎麼帶孩子,就是會有看不順眼的人要質疑妳,這時候如果孩子的爸爸沒有挺身而出,媽媽馬上變炮灰。而即使沒有親餵、白天送托,我兒依然很黏我,並且很幸運地未滿兩個月就睡過夜。

從少女變成媽的時間很短,可是心境上卻要花很多力氣調適,身邊的很多朋友也都從少女變成了媽,每個人在意的事情都不一樣,也可能有人會認為我很多想法、做法不是愛孩子的表現,但媽媽是一個家的核心角色,扮演爸爸與孩子間的橋樑,媽媽一定要愛自己,全家人才會更加幸福快樂。愛自己之後,才有足夠的能力去愛家人。

ELLA說:「過度犧牲感動的只有自己。」

很多人生了孩子之後會覺得為了孩子犧牲很多,甚至在孩子長大之後會對著孩子說出「當年因為生了你所以我才沒……,如果沒生你的話我可能已經是……」這種話,我不能接受很多人被動的接受應該為了孩子犧牲自己人生的想法,之後卻開始怪家庭怪社會怪孩子,認為是外力讓自己無法達到更成功的境界。當妳被動的接受表示妳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人生,既然是心甘情願這樣,就不能抱怨自己的決定,還要別人也同理妳的抱怨。如果妳的孩子遇到問題都只會找媽媽,請好好想想妳有沒有機會讓他找爸爸?聽過太多媽媽在孩子出生之後費盡心思要建立跟孩子更緊密的親子關係,然後又一直抱怨孩子不黏爸爸,甚至不給爸爸練習機會,卻一直抱怨爸爸是豬隊友。

在孩子長大的每一個階段中,父母要先把自己生活過好,並且在陪伴孩子成長中學習放手讓孩子長大,有時候不是孩子長不大,而是你忘了他已經長大。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Social Icon
  • Twitter Social Icon
  • Google+ Social Icon

©2017 by T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